孩子很容易分心

試試看:正念法

現在很多孩子手機不離身,讀書的時候手機放一旁,連洗澡、上廁所也都要帶手機進去,睡覺的時候手機就放在枕頭旁邊,甚至聽到訊息聲,睡到一半還會爬起來回訊息。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建議在讀書、睡覺的時候,手機最好放在另一個房間,或是把網路關掉,避免訊息的干擾。

比起艱澀無聊的教科書,手機當然更加吸引人。對這類孩子來說,一次要他們讀太久的書是很挑戰的,於是他們慣性拿起手機逃避讀書,安撫焦慮。

縮短時長更容易達到目標

與其要求孩子一次讀一個小時的書,不如反其道而行,規定孩子一次只能讀十分鐘,十分鐘到了,不管讀得再起勁,都得停下來休息三分鐘。

十分鐘聽起來是個簡單的小任務,孩子比較願意嘗試,且獲得成功經驗後,再慢慢拉長專注時間,例如十五、二十分鐘,慢慢訓練孩子的耐受度。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便孩子可以長時間專注了,也別要求孩子一次要專注好幾個小時,專注的重點是休息當然,每個人需要的時間長度不同,可以自行彈性調整。

專注當下的練習

另外,如果在該專注的時間中,突然分心了,這時候要學習正念的態度,也就是活在「此時此刻」,而不是活在對「過去」的懊悔中。

例如自己書讀著讀著就發起呆了,只要告訴自己:「啊!我走神了。」然後回到工作中即可。不需要再花時間,指責自己過去那一刻的分心,白白浪費更多時間,增加自我挫敗感。

內容節錄自
陳雪如《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諮商心理師 陳雪如(Ashley)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很不好,但背後原因其實在於孩子的目標設定與父母認定不同。

父母期待孩子達到的標準或許過高,孩子沒有動力去執行,或是孩子認為已經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因此缺乏動力去努力。

♥延伸內容

給青春期家長的行路指引《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孩子正走進青春,而青春離我們太遠,以致於我們很難真正體會他們所經歷的身心劇變,無法理解他們將要面臨的各種生活壓力……
聽見失控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青少年看來渾身是刺、氣場很強,但其實他們內在是充滿不安的。
請服用心理師為您準備的「青少年翻譯蒟蒻」!
聽懂青少年冰山底層的內心話後,才能開始擬定溝通策略。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