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愛拖延的人來說,拖延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可以將不喜歡的事情留到最後一刻很有效率的完成,其餘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
所以我們常常看見學生會「臨時抱佛腳」,最後卻發現高估自己能力的狀況。有些學生為了避免失敗的感覺,乾脆不努力了,形成一種「不是我能力不夠,我讀了也是很厲害的,只是我不想讀而已」的錯覺,避免面對自己能力不夠的事實。
對於喜愛拖延的人來說,他們需要「小目標的檢核點」
平時用一週一次的小測驗來檢核,拆成小單位讓他們臨時抱佛腳,比較有可能達到目標。
不過,每個人拖延程度不一,科目的擅長程度也不一樣,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如果這科目是學生不擅長的,拖延問題會特別嚴重。所以讓學生嘗試自己去制訂學習計畫,執行成功率會比較高。
面對愈困難的工作,愈要停在高潮
另外一個小撇步是,當我們在工作、讀書的時候,要讓自己做到一半,停在高潮,這樣在休息過後,才會迫不及待想回到工作中繼續完成。
相較於大多數人會等到卡關、一籌莫展的時候才停止,這樣等下次要回頭繼續工作的時候,當然會覺得很抗拒、焦慮。
諮商心理師 陳雪如(Ashley)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很不好,但背後原因其實在於孩子的目標設定與父母認定不同。
父母期待孩子達到的標準或許過高,孩子沒有動力去執行,或是孩子認為已經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因此缺乏動力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