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有15個同學喔!但....以前只有3個啦!」因為學校被停辦,轉到其他國小的女孩說道。

少子化下,近年來台灣部分校園被停辦或合併,近三成國小的小一新生數甚至只有個位數。

如果想要翻轉「辦或停」的二選一情況,我們能做些什麼?如何讓校園有機會重生?

數據一

114學年,全國共

5所停辦3所改為分校

數據二

小一新生數僅有個位數的學校

2,613所中, 730如此,其中14所掛零

數據三

118學年度全國國小生人數

保守換算,未來每年國小將減少逾1,100班

孩子「一人成班」時代來臨?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今年8月一一電話採訪全國22縣市教育局處,獨家彙整114學年將停辦的國小共有5所,另有3所國小將降格為「分校」,一共8校退場或合併。

不僅如此,在全國2,613所國小中,多達近三成、730所小一新生僅招到個位數,占比約27.9%,其中又有14所掛零。

全國近三成國小的小一新生只有「個位數」,小學生「一人成班」,將面臨哪些危機與轉機?

完整全文分析 ▸

今年全國共有五所國小停辦、三所併為分校

開學前一週《親子天下》記者跟攝影記者花了整整兩天,從台北市出發,南下拍攝114學年停辦的五所小學的「畢業照」。

這五所學校,分別落在苗栗縣、台南市。有被樹林的位在山城的山林小校,也有位在水源保護區的水庫小校,或是位在海岸邊,被養殖魚塭包圍的漁村小校。

看學校停辦&併校原因 ▸看五所學校的故事 ▸

少子化下,辦學策略必須重思

少子化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校園謝幕。未來這樣的場景將愈來愈常見,謝幕的不只是建築,而是孩子失去的同儕、老師背後的無力,與社區逐漸斷裂的連結。

小校不只是「撐下去」,學校辦學策略也必須重思,辦學挑戰有哪些?轉型關鍵又是什麼?

小校辦學三大挑戰 ▸

停辦不是廢校,是再出發

「學校是社區的心臟,但心臟不能繼續跳下去怎麼辦?」

過去兩年,全台已有23所國小停辦,台南就佔了8所。去年還低調以對的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今年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時,談起「停辦不廢校」的策略,甚至用「相親、交往、結婚、送嫁妝」來比喻小校整併的過程,希望在面對現實的同時,仍能留下教育的溫度。

看教育局長從拒談到侃侃而談 ▸

校園的「謝幕」並不是一所學校的結束,儘管有人惋惜、有人無奈,但也有人選擇用新的方式留下人情與連結,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它的生命。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教育的未來,或許不再只是「辦或停」的二選一!

114年5所停辦校園景象/楊煥世攝影
發布時間:2025/9/15
專輯監製:陳雅慧|採訪:趙宥寧|攝影:楊煥世|網站企劃設計:趙宥寧、劉映均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