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家中2、3歲孩子將踏入人生第一個學習環境,爸爸媽媽知道該如何挑選最適合的幼兒園嗎?

最近一年全台新生兒人數創新低,幼兒園家數卻創新高,這麼多園所中,如何判別師資是否夠專業?不同類型的幼兒園有哪些特色?哪些工具可以幫助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幼兒園?

挑選園所、適應環境到健康照護


Q:孩子現就讀私幼但抽中公幼;或一直不適應目前的園所,該轉學嗎?

建議家長先審慎思考:「想轉入的學校,真的是我與孩子想要的嗎?」

非營利幼兒園長侯意欣建議,若還在開學前幾週,孩子尚未適應新園所,或家長對教學方式有疑慮,不用急著轉學,可以先與園方溝通,相信多數園所都會接受並討論,嘗試解決。

不過,如果一家幼兒園發生「不合適的方式對待兒童」、「無法適應園所教學風格,甚至抗拒上學」、「園所不符合法規,影響權益」等情況,就建議轉學。

家長一定要與孩子說明轉學的原因,並一起到新園所熟悉環境,了解新的作息模式,為轉學後的生活做好準備。轉學後,也要給孩子充分的適應期。

Q:學費便宜的幼兒園,教學品質較差?

有些家長以為「私立收費較貴,就是比較好」,其實是錯誤觀念,教學品質與收費高低並沒有直接關係。例如公幼雖然收費便宜,但因為由政府經營,環境安全性通常無虞,師資幾乎都是專業幼教老師,品質穩定。

因此,選擇園所時,建議多方蒐集資訊,而非以收費作為評估教保品質的唯一條件。 此外,家長實際繳費時也要留意,收費項目是否符合教育部公告的「教保服務機構收費項目及用途」,以免被違規收取額外費用。

Q:孩子兩歲,該放在保母家還是送去幼幼班?

幼兒園可以發展社交能力、練習適應團體生活、培養生活自理能力,但也不是愈早上幼兒園就一定愈好。曾任幼兒園園長的何翩翩指出,其中的評估重點,在於孩子目前生活與學習的「品質」,也就是目前所處的環境,有沒有提供孩子發展上需要的幫助。

許多幼兒園增設兩歲專班(幼幼班),讓孩子從0到2歲托嬰中心無縫接軌幼兒園。與此同時,兩歲專班生有優先升讀3到5歲班的機會,許多熱門的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3到5歲班名額本來就不多,如果錯過2歲的入園時機,後續可能很難進入就讀。因此建議家長提前做準備。

11個家長最常問的選幼兒園FAQ ▸

3評估 觀察判斷是否轉學


評估一:孩子的情緒表現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北區副總會長葉若蕎表示,孩子剛入園往往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大哭大鬧,但哭沒關係,重點是觀察孩子在哭著進入學校後,能否在老師的引導下投入活動。

兒童性教育與性平教育推廣講師諶淑婷指出,即使該幼兒園老師的處罰方式不會讓孩子身體受傷,但依舊會造成心理陰影。教育應該是要讓孩子了解「每個人都值得被好好對待」,若要幼兒階段的孩子一味忍耐、以為被處罰是常態,無助於培育孩子正向的人格。

評估二:飲食作息是否正常

葉若蕎說,幼兒園通常會讓新生入學前兩、三天只上半天,中午吃完午餐就回家,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適應新生活。

待時間久了以後,觀察孩子能否主動吃午餐、午睡能否睡得安穩,若都是理想狀態,就代表孩子已經適應了。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家長也可以關心孩子是否被課業追著跑。

評估三:團體活動參與度

孩子初入園,往往像是老師的「小跟班」,葉若蕎說,這時期的孩子跟在老師身邊很正常,但在入園一段時間後,孩子能否聽從老師的引導,或是依照老師的指令活動,都是適應與否的觀察點。

另一方面,也要觀察孩子能否主動與同學互動,尤其現在獨生子女多,更要留意孩子在團體活動的參與度。 另外,孩子剛入園可能不太專注,只想回家找爸爸媽媽,對所有活動都不感興趣。葉若蕎表示,孩子適應後,參與度就會提高,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否願意跟著課堂活動一起玩,或是回家願意跟家人分享學校趣聞,鼓勵孩子多表達,也有助於讓孩子適應新生活。

看完整評估方式、實例分享 ▸

關鍵考量找出速配學校


考量一:距離、接送、費用是否為能力可及?

對幼兒來說,每天早上起床、準備上學的過程常常很掙扎,難免會拖拖拉拉,也可能發生突然吐奶、尿急等狀況,需要家長即時處理,倘若園所距離過遠,需要較長的通勤時間,對親子壓力都會比較大。

家長分享,「接送孩子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如果遇上下雨天會更麻煩。」此外,也有家長提到,園所的收費、接送時間,均會影響家長育兒的日常壓力,建議納入選校考量。

考量二:園所特色理念是否符合期待?

台北市立北投幼兒園園長王珊斐觀察,現在有不少年輕家長,會透過教學方式或理念來決定幼兒園,從園所角度來看,也會希望家長能夠認同園所。

除了教學方式,園所如何應對孩子的不同狀況、如何親師溝通,也是許多家長的考量條件。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幼教發展處處長林宜靜建議,除了電話聯繫,也要實際入園參觀、觀察師生互動模式,相信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多問問:「怎麼做好門禁管理?孩子不喜歡吃菜怎麼辦?平時怎麼親師溝通?」等自身會在意的問題,了解雙方理念是否相近。

考量三:教學模式是否適合孩子的氣質與喜好?

楊逸飛提到,選校時也可以評估孩子的氣質,若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或許適合蒙特梭利教學;若孩子性格外向、喜歡團體互動,或許就很適合需要很多討論、團隊合作的主題教學。

教學模式沒有好或不好,但若能跟孩子本身調性相配是最好的情況,「重點是在入學前多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活動,然後家長對小孩要有想法,」他提醒。

更多家長經驗與專家建議 ▸

HowHow 陳孜昊,是知名 YouTuber、幼兒園長之子,也是2個孩子的爸。

作為幼兒園長之子,他選擇幼兒園時最在乎的條件,是園所大不大、孩子能不能活動得快樂;而育兒這件事,也為他開啟新的人生道路。

點我看HowHow專訪全文 ▸

對現在家長來說,選幼兒園堪比買房,一些熱門園所2歲前就要卡好位,寶寶出生就開始搜集資訊、加入家長群組、參觀10間以上的人不在少數……幼兒園選擇變多,但選幼兒園好像比以前更困難?

親子天下帶你一次看懂,如何為孩子選到安心優質的幼兒園?

《我長大了》生活自理練習曲(4冊套書)
專為0-2歲寶寶設計。循序漸進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共讀增進親子情感
hand2mind 益智數學桌遊-聰明鎚頭鯊
啟發孩子數學潛能,提升手眼協調與邏輯推理力,樂趣與學習合而為一
【玩中學成長盒】好動冒險家 The Pumping Adventurer
木製知育玩具,以科學育兒、腦科學、蒙特梭利、感覺統合出發玩中學
【賴馬情緒四部曲】:不哭、不氣、勇敢不放棄
趣味圖像繪本,陪孩子一起從繪本中學習情緒的抒發、克服不安與恐懼
【比利時Lilliputiens】感統方塊
軟綿觸感、多彩圖案,讓寶寶盡情摸索、堆疊、拆解,啟發創意與想像力


  • 養育小孩,你必須得要犧牲一些東西
    有時候很累、有難過、有挫折
    但你得到的陪伴、內在收穫非常珍貴
    我覺得,是這輩子可能想像不到的
    --- HowHow 陳孜昊 ---

    發布時間:2025/3/20
    專輯監製:潘乃欣|採訪:陳奕安、趙宥寧、李佩璇攝錄影:楊煥世、曾千倚、黃建賓|視覺設計:黃育蘋、王瑋薇網站企劃設計:劉映均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