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懂準公共化幼兒園

一張圖看懂公幼、非營利、準公共幼兒園

公幼、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幼有什麼差別?以學費來說,公幼最便宜;以送托時間來看,準公幼較彈性。非營利幼兒園則是介於兩者之間。《親子天下》一張圖讓您看懂各類幼兒園的差異!



公立幼兒園 非營利幼兒園 準公共幼兒園
入學方式
登記報名後抽籤
直接向園方報名
收托時間 最早7:00起送托,部分園所可延托,時間、費用另計 最早7:00起送托,多數園所可延托,時間、費用另計
16:00-16:30下課 17:00下課 17:00-17:30下課
每月學費 1胎:$1,000/月
2胎起:免繳學費
1胎:$2,000/月
2胎:$1,000/月
3胎起:免繳學費
1胎:$3,000/月
2胎:$2,000/月
3胎起:$1,000/月
教學方式 不分科、主題式教學 特色教學課程多,如雙語、蒙特梭利等
製表整理:陳奕安

準公幼、公幼最新資訊

如何挑選幼兒園?

準公幼、公幼開學準備

必看!幼兒園新鮮人FAQ

Q1:課程學習|幼兒園是否會教孩子握筆、寫字?幾歲學比較好?

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老師說:「學寫字」其實是幼兒的一種自發性探索遊戲, 所以應多鼓勵幼兒畫圖和塗鴨。至於何時能引導幼兒進一步朝正式書寫發展?年齡不是關卡, 而是孩子手指操控書寫工具的成熟度。

要如何斷定孩子的小肌肉已經成熟到能接受正式的握筆訓練?關鍵就在觀察幼兒,他是用手的哪個部位來操控書寫或畫圖工具。假如幼兒是以手指,而非手腕或手肘來操控書寫和畫圖工具,那他就已成熟到能接受正式的握筆訓練了。

另外,職能治療師張旭鎧提醒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當幼兒園老師告訴您要開始練習寫字,必須了解是否是馬上要求孩子在小格子中,拿著細細的鉛筆一筆一畫的寫字,如果這樣是不合適的。

Q2:課程學習|幼兒園戶外活動空間看起來不大,運動量足夠嗎?

有些幼兒園戶外空間雖不大,但室內有良好的遊戲器材或感覺統合設備能運用,因此重點應該看園方或老師是否有用心地規劃大肌肉課程時間,像是音樂律動、體能遊戲其實都算。根據幼兒園教保實施準則中提到「幼兒園每日應提供幼兒30分鐘以上之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時間,活動前、後應安排暖身及緩和活動。」

因此,何翩翩園長建議家長可以從課表或是孩子回家後的狀況,評估園方是否有按照規定執行,運動對幼兒來說非常的重要,可以幫助孩子情緒穩定、體格強健、提升免疫力甚至社交能力,在選擇幼兒園時的確應該列入考量中。

Q3:課程學習|孩子今年要上中班,公幼沒有教ㄅㄆㄇ的話,需要額外加強嗎?

決定「幾歲該讓孩子學注音」前,父母必須先有以下5大觀念:
●1.學注音的最終目的是幫助閱讀
●2.學中文不一定非從注音開始
●3.注音學習只具短期影響,長期語文力的關鍵在閱讀
●4.小一前10週只是注音教學的起點,而非終點
●5.分科、背誦抄寫式的注音教學才是揠苗助長

目前,學界對於幼兒應該幾歲學注音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因人而異,適合的學習方式也不盡相同。但值得家長深思的是,很多孩子很早會認字、會注音,卻未必喜歡閱讀。比較過大陸與台灣兩地拼音教學的老師黃輝聲也提醒,注音早學、晚學不是重點,因為最終都可以學會,關鍵在於家長的陪伴。能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發現他的學習需求與興趣,並提供協助;而非看別人會了什麼、學了什麼,就填塞各種知識給自己的孩子。這才是這場「人生馬拉松」中,家長最應該建立的心態。

Q4:課程學習|該不該讓孩子提早學英文?學校會教嗎?

許多家長堅持幼兒一定要學美語,理由是孩子未來的「國際化」很重要,但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周育如認為,孩子需要的是真實的生活。許多專家皆認為,語言學習順序應為:先母語、再國語、後英語。若真的家長非常在乎幼兒英文學習的課程,那更要注意幼兒園是否是提供孩子在日常真實情境中使用美語、並藉由遊戲及操作活動方式學習,若強調拼音拼字及不斷反覆練習,反而會早早扼殺了孩子對美語學習的興趣。

Q5:團體適應|孩子性格內向、敏感、退縮,接送時發現他都在角落,人際社交互動差,該怎麼幫助他?

內向害羞的孩子,家長可協助他們創造與同伴玩耍的機會,如多帶孩子到附近公園或參加團體活動,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玩遊戲,觀察當孩子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會不會表達。 若不會表達,可教導孩子如何破冰,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由爸媽開口示範:「我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讓孩子了解如何用第一句話搭起友誼之橋。

不過,每個孩子都是獨特個體,父母沒必要硬要安靜害羞的孩子變成活潑外向;但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可以交到朋友,祕訣就在「找到喜歡你,而且有共同興趣的人」。

Q6:團體適應|當孩子說:「同學都不跟我玩」,爸媽該怎麼幫助他?

進入幼稚園後,孩子開始發展同儕的人際關係,被拒絕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啊!當孩子抱怨沒朋友,爸媽除了可趁著接送時,觀察孩子與他人的互動之外,也可聽聽老師或其他孩子的看法:是太害羞不敢表達?是衛生習慣不好影響第一印象?還是常因遊戲過程有衝突而跟其他人處不好?

平常可多讓孩子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獨特、長處與興趣,鼓勵他找到跟自己有共同喜好的朋友。譬如孩子喜歡湯瑪士卡通,若看到同學背著同樣圖案的書包上學,可以教他用「我家也有湯瑪士火車耶,下次帶來一起玩」來開啟話題。

Q7:團體適應|孩子們玩耍沒輕重,到學校會不會被其他同學欺負或欺負別人?

三、四歲孩子已開始進入聯合遊戲的階段,雖然想跟朋友一起玩,跟同儕的互動漸趨頻繁,但也因認知、情緒、語言、動作等各項能力發展的限制,而產生一些人際的問題。例如:搶玩具、肢體碰撞的衝突、常用哭或打人或告狀解決問題、排擠別人或被排擠、自我孤立、命令別人、各說各話引起的誤會等等。

當在學校內有出現被欺負的情況,最好的方式是直接詢問老師,請老師幫忙注意。如果需要時,請老師幫忙引導孩子保護自己,例如:和老師說、或約其他同學玩。透過這些方式,讓孩子學習到如何保護自己。此外,有些老師會使用技巧性的分組,將衝突發生的機會降低,這種做法也是很有效的方式。給孩子榮譽感,讓孩子知道因為他是「小大人」,所以要去上課,和爸媽一樣要上班,是很棒、很厲害的。相信孩子的能力,千萬不要比孩子還擔心,不然孩子也會跟著擔心,而不喜歡去上學。

Q8:生活自理|上幼兒園前,有哪些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家就要先建立的?

有20年幼教經驗的羅寶鴻老師提醒,幼兒在入學前,若能幫助孩子先習得基本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有助於幫孩子適應新環境:
●自己使用器具進食、能自己喝水(甚至倒水給自己喝)
●在成人協助下,能自己穿脫衣服、外套、襪子、鞋子...等
●日間不包尿布(睡覺時才包可)
●能夠使用言語表達自己基本需求、想法與感受,例如:我想要喝水、我想要尿尿、我想要玩這個...等

Q9:生活自理|平常在家吃飯都是阿公阿嬤餵,去學校會有老師幫忙嗎?

職能治療師陳宜男說,以幼兒學習使用湯匙的發展里程碑看來:
●1歲-1歲半:要能將大人舀妥在湯匙上的食物,以拳頭抓握(五指緊握包住湯匙柄)的方式握住湯匙並送入口中。
●1歲半-2歲:已能嘗試用三指抓握(大拇指、食指與中指)的方式抓握湯匙,並能自己從碗裡舀食物吃。
●2歲-2歲半:使用湯匙的技巧逐漸成熟,且吃非流體食物時大致能保持清潔。
●3歲-4歲:能用湯匙喝湯而不灑出來。

通常幼兒園老師會教孩子自己吃飯的第一步就是「把孩子的手還給他們」,並且運用同儕的力量,大大的正面鼓勵、建立信心。父母要學習放手與老師合作,並且「少逼迫,多鼓勵」,培養孩子獨立的同時,也要顧慮到孩子正遭逢巨大變化的心情(如:媽媽怎麼不餵我了!),因此必須慢慢來,多給予正向回饋,利用遊戲和故事的幫忙,讓孩子在「自己吃」這件事上獲得愉快的成功經驗。

Q10:生活自理|小孩已滿三歲但還沒有完全戒尿布,可以上幼兒園嗎?老師會幫忙包尿布或訓練戒尿布嗎?

面對孩子的如廁狀況,通常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做足準備的,可以幫忙訓練,但有時發現孩子在學校終於可以不包尿布了,回家卻還是繼續包;或是有家長開學請老師協助戒尿布,但隔天又在聯絡簿上寫著:「希望放學回家前讓孩子包尿布,避免回程路途中尿溼車子。」反映出家長怕麻煩,更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導致隔天到校又得「打掉重練」。

雖然幼兒園老師可以幫忙,但還是要強調,若能在入學前幫助孩子完成大小便訓練,絕對會讓他在團體生活中更適應,老師們也建議父母,在入學前的夏季戒尿布,就是很好的時機,就算尿溼了也不用擔心感冒。

    加入親子天下Line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