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
科學探究力

第一本科學素養教學指南

108課綱新增的探究與實作課程
是沒課本、跨領域的學習。
老師們究竟要怎麼教?
學生如何學?大考怎麼考?

不藏私!
小P老師的自然科教學心法

誰是小P老師?

•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委員

教育部分科教材教法專書編輯委員

彰師大「科學探究課程設計與實施計畫」特聘教練

103年全國優良特殊教師、109年臺北市優良教師

❝ 給學生舞台,

他們會給我驚喜 ❞

探究到底該怎麼教?
這些年來,
我嘗試了許多方法  

照著課本實驗步驟,驗證理論正確性⋯
讓學生跟著學習單,一步步思考
開放性讓學生自由提問

總是覺得,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我一邊摸索,一邊前進,
慢慢地理出一套教學設計脈絡,
想分享給一起在教育路上努力的你。

教學設計&課程示例搶先看

從觀察開始探究世界,是孩子的本能
日常生活潛藏著許多讓孩子好奇的現象,父母如何陪伴將會是關鍵
探究與實作為何是所有類組的共同必修
科學素養的辯證能力,非關類組與性向,是全民都該培養的思考能力
理化老師:明知是錯的,還是得這樣教
正確性與可傳達性有時無法兼顧,這是自然科老師課堂上艱難的抉擇
探究與實作,你看見的是成果還過程?給學科教師的反思
探究與實作這樣教到底好不好?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檢核方式:在課程裡,你看到的是學生的「能力展現」,還是「學習的過程」?
不止鼓勵學生提問,還要教他怎麼「問對」
學生有時會問出讓我以為「來鬧」的笨問題,但原來他想問的,是我怎麼樣都沒想過的好問題
  • ▾精彩對談

    ▾教師心聲大募集▾

    新課綱的「探究與實作」,已經全面納入國、高中生的社會/自然課程裡。
    111年的大考,更會首次出現探究與實作的素養考題。

    但是這門課到底怎麼教?怎麼學?怎麼考?
    教師們都還在摸索中。
    歡迎留下你對 #探究與實作的所有想法或疑問!

    我們將會在8/7抽出幸運讀者,贈送新書《教出科學探究力》


    夥伴們的心聲♥

    實體活動 X 線上直播

    Coming Soon

    現在手刀購入,為新學期做準備!

    吳月鈴教育部探究增能計畫教練/林百鴻高雄市教育局課程督學林怡辰國小教師、閱讀推廣人林莞如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委員陳竹亭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莊福泰高雄中學校長黃子欣康橋國際學校教師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葉丙成台大教授、無界塾創辦人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謝彩凡學思達核心老師蘇文鈺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蘇明進台中市大元國小老師嚴天浩LIS情境科學教材執行長 好評推薦 

        看更多》↗看更多↗ 
    客戶服務中心 |Copyright ©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953885
    本活動並非由 Facebook 平台贊助、管理及開發。本活動乃由 專題活動 主辦,你所提供的資料僅供管理本活動使用。
    icon_BackToTop